尊龙凯时

豆市行情

时间:2019-12-04    点击:763



美豆期望保持良好出口的三个必要条件因素

现阶段,中美贸易谈判进程依然缓慢,美豆市场从感恩节假期返回,而主力合约期价在上周五触及9月12日以来最低价位后反弹,但市场反弹受制于对中美贸易进展的担忧。虽然两国谈判官员反复重申将继续谈判,解决未尽事宜,但事态的演变似??乎验证了“距离达成贸易只差最后一步”,而上周五(11月29日)非常理想的美豆出口销售报告也未能给予市场有力支撑,市场担心南美新作上市季节进一步逼近的背景下,中美双方经贸磋商暂时停滞不前是否也使得美豆销售窗口的进一步收窄。尊龙凯时认为,美豆期望能保持良好出口形势,三方面必要条件因素缺一不可:中美贸易关系趋暖、美豆价格优势以及中国市场蛋白饲刚性需求。



根据美国农业部周度报告数据统计显示,自从中美元首在2018年12月1日于阿根廷达成贸易战休战协议以来,截至2019年11月21日,美国农业部证实中国(大陆)订购美国大豆的数量为2185.6353万吨。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商务部10月中旬时表示中国2019年已采购2000万吨美国大豆,而本报告基于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周报统计的数据显示1月至10月中旬美国对华销售大豆仅有1400万吨左右,这两者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有些销售量未在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里得到体现。从年度数据对比来看,虽然中国进口美豆规?模较去年同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比起贸易战之前的状态实在是差距太大。见汇易《10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数量下滑42%,美豆采购要按下重启键?》一文。


从数据可以看出,尽管中美贸易谈判近期再次遭遇政治寒流,但中国买家并没有因此放慢采购美国大豆的步伐。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1月21日的一周,美国2019/20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1,664,100吨,比上周高出14%,比四周均?值高出25%。当周中国购入83万吨美国大豆,高于前一周的采购量57万吨。本年度迄今为止,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总量?已达252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5%,其中对中国大陆的销售总量高达931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1.7万吨提高17倍。而另一方面外媒报道称双方在关税问题上存在分歧,也有报道称,中国将购买美国农产品的数量和金额或仍将基于市场需求。


的确,中国买家没有放慢采购美国大豆的步伐,但另一方面巴西新豆价格相对有利,也促使中国买家扩大采购,过去一周中国买家至少采购了20船巴西大豆,市场认为由于围绕美豆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因而锁定一部分巴西大豆远月船期贴水可能是个不错的对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豆将面临南美大豆?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但如果中美能够在近 期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美豆出口可能会受到明显提振,美豆价格也将从当前价位反弹。南美贸易商认为,中国已采购超过 1500 万吨南美新作大豆;而市场也在继续谈论传言将会在明年 2-3 月间启动的约 150-200 万吨大豆储备释放计划,有观点认为这次储备轮出可能足以满足中国市场压榨需求直到巴西新作大豆到港。


俄罗斯大豆:咱们东北大豆的“直接对手”

俄罗斯大??豆是东北大豆复兴路上的好事?相反,它可能逐渐成为东北大豆价格上周道路上的一颗“绊脚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进口俄罗斯大豆与咱们的东北大豆太接近,太类似了,最为直接的体现在于,俄罗斯大豆价格基本上与东北大豆持平。


目前, 黑龙江地区三等国产大豆价格3400元/吨, 俄罗斯进口大豆完税价格3380元/吨。 (注:??东北大豆作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与进口转基因大豆的用途都是泾渭分明。但是俄罗斯大豆则不同,会直接在食用大豆领域抢占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和空间,直接抑制国产大豆的价格上涨)


因此未来随??着俄罗斯大豆进口?量的继续大幅增加,将会挤占我国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从而对国内国产大豆价格带来压力,累及国产大豆价格底部进一步下调。


随着俄罗斯大豆产量的增加,我国自俄罗斯大豆进口量也在逐年攀升,2014年进口量为5.9万吨,而20??15年、2016年分别增加到37.4和40.1万吨。尤其是在去年中美爆?发贸易战之后,为了开辟新的大豆进口市场以满足国内大豆供应的多样性,我国一方面加大对巴西、阿根廷大豆的进口外,对俄罗斯的大豆进口力度也在加大。2018年我国俄罗斯大豆进口量达到81.6万吨,同比增长64.7%,2019年1-10月共进口56.7万吨。仅仅中国就基本占据了俄罗斯大豆全部的出口量。目前俄罗斯在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中列第六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的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蛋白含量高,出油率低,和我国国产大豆一样,更适合食用,油用并不占据质量及价格上的优势。在同样的消费渠道之下,我国国产大豆价格与俄罗斯进口大豆价格上也没?有明显差距。


目前俄罗斯农业部正在??拟定新的区域化概念,中央联邦区、远东联邦区、伏尔加联邦区和南部联邦区的各地区已依据扩大出口的任务作出农产品产量的预测,商定2019-2024年的目标指标,并已制定实现既定目标的行动计划。根据该概念,到2024年俄罗斯大豆总产量预计增加至720万吨。俄罗斯农业部曾发布消息称,2019??年俄罗斯有能力将大豆对华出口量扩大到100万吨,到2025年俄罗斯大豆对华出口量将达到每年370万吨。按照计划发展目标,未来几年,我国俄罗斯大豆进口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南北豆市“互不示弱”跨区“倒购”已失优势

特别关注:关内豆市冲高趋稳,市场采购明显减量,产地收购更显平静,而东北产区抬价抢粮现象日益明显,加之部分国储轮换粮库上调收购价格,当地贸易商抬价抢粮进入高潮,使得?大豆跨区“倒购”已?失优势。


上周末,关内豆市冲高后趋稳,区域间同类豆源价格几近持平。目前,仓中持有一定豆源的商户挺价和惜售心理更浓。持有豆源的豆农不是不卖,而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对豆源没有“处置权”;下乡的商户收购量甚微,大多直接拉回家中囤积。各地收购量持续偏低,已入仓的豆源也多是高价收购,加上冬?季市??场豆制品需求转旺,销区库存转化后很快会陆续补库,预计12月15日后补库日渐增多。


东??北产区大豆收购价已持续上涨20多天,基层抢粮相互抬价现象日益明显。11月29日起,部分国储轮换粮收购库点执行新的价格,内蒙古大杨树收购价由3380元/吨上调到3480元/??吨,红彦直属库从11月30日起按3500元/吨收购。受其影响,本周部分油脂企业收购价格有望提升。


关内收购陷“窘境”豆市余火或“复燃”


关内豆区经历一波“倒购”,各地价格很快上升。由于各地相互攀比价格,至上周末,河南、安徽、?山东同类豆源价格几乎持平。受行情涨幅较大且涨速较快影响,产地仅有部分大户是之前的库存,现在持有豆源的许多中小户多半是“倒购”入仓的货源,其成本均处高位,加?之各地收购量锐减,持有较多豆源的商户故意提高收购价,促使周围中小户跟价,直至拉动外地跟风追涨。


? 上周末,河南、安徽、山东同类豆源装车报价多在4520~4560元/吨之间,各地出货量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短期内市场对产区价格过快上涨难以适应。目前,大部分地区净粮收购价在4440~4500元/吨之间,惟有淮北部分集散地优质类豆源净粮收购价出现4560元/吨的行情,而市场售价也仅4560元/吨。这??????????????????????????种超前行情令许多人进一步惜售,产区内收购呈现有价无市状态。受东北产区大豆行情上涨影响,关内产区趋稳的行情或难维系,即便市场短期难以接受,但因收购量持续下降,持有货源的主体暂时对价格不会松动。


江苏产区大户价格明显坚挺,优质类“翠扇”“腐豆”装车??价已“跳过”5400元/吨,“黑脐王”也由4960元/吨向5100~5200元/吨递进;“大乳白”货源?紧俏,5660~5700元/吨均有需求主体;“杂花豆”报价4760~4840元/吨,也由滞留步入正常流通环节。


湖北机收早熟豆装车价5600~5700元/吨,销区市场积极寻?觅;“杂豆”类豆源流通正常,装车价4760~4860元/吨。由于收购补库缓慢,虽然价格明显偏高,但毕竟时令入冬,产区收?购商没有明显压力,惜售心理较重。12月中旬,销区市场采购量将陆续加大,届时关内行情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东北抢粮互“抬价”省储价格已“落伍”


今年东北新豆上市仅两个月,各地基层豆源已见底,而流入市场的豆??源却比正常年份同期偏少。虽然今年部分地区受灾,预期单产下降,但面积增加1000万亩是不争的事实,总产应与上年接近。新豆上市后价格持续在底部运行,收购总量低于往年。在基层豆源收购匮乏之际,国储轮换收购价提??升100元/吨。各地豆源多被大户和外部流入资金囤积,部分豆农上市初期曾用“保斤”或“保价”的形式将大豆送至辖区收购网点。


上周,黑龙江绥化、海伦、巴彦等运输优势区的贸易商集中涌向?劣势区的佳木斯、同江、建三江及牡丹江等地高价抢粮。仅几天时间,产地毛粮收购价就由3300元/吨上涨到3400元/吨,上周末收购价已上涨到3440元/吨。由于运输劣势,产区贸易商对未来行情比较纠结,而优势区经过“倒运”的费用,叠加净粮入库成本高达3500~3560元/吨。


各地基层收粮一天多次“抬价”,毛粮收购价已上涨160~200元/吨,目前商品豆市场报价虽也出现上调,但与现在的收购价依然背离,贸易商多是前期库存。上周末,蛋白含量40%的普通??塔豆主流装车价3520~3560元/吨,蛋白含量42%的优质塔豆装车价3700~3860元/吨,贸易商仍有惜售情绪。


东北各地毛粮收购价从11月中旬起至11月底已上涨200元/吨,而向市场输入的商品豆仅上涨100元/吨,现在各地价格仍在向上浮动。由于贸易商收购价已大幅上调,国储轮换即便按3500元/吨价格收购,预计向粮库输送的豆源依然寥寥。黑?龙江省级储备仅启动一周,价格显然已经“落伍”。


本周,油企和蛋白企业或启动新的价格?,但贸易商抢粮抬价现象也应理性,若继续提高价格,最终中小型商户会成为赌市群体的“轿夫”,后市价格掌控在大户手中。笔者预计,本年度东北产区大豆价格大幅上涨仍有阻力,明年2、3月份受进口豆源库存较低及油粕需求向好的推动,或有一波偏好行情,建议近期追涨过急的情绪应及时调整。


短期价格难“滑坡”循序补库莫“踌躇”


销区市场经过近段时间调整,销售价虽然未与产区价格接轨,但各地市场也逐渐上调。市场目前销售的大多是产区上涨初期流入的豆源,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营商对加工网点相互“抵价”销售,致使加工商待加工豆??源增加。随着时间推移,销区市场经营商均对产区价格开始适应。


因关内价格涨幅较大,许多大型??豆制品企业和经营商有欲倾向东北采购的意识,但东北豆上周也大幅上涨,加上东北海运费较往年增长较多,汽车运输又遇大雪,费用也出现上调。许多不利因素让市场?经营商再度倾向于采购关内产区豆源,预计经过近段时间消耗,12月中下旬采购会陆续增量。


??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秋旱较重,越冬类蔬菜比去年少,北方各地蔬菜价格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加上各类副食品??价格高昂,居民对豆制品的需求与去年相比会出现增量。


销区市场近日有部分商户关注俄罗斯大豆,仅黑河口岸前期入??关部分豆源,受关内价格上涨影响,“俄豆”价格也“跟风”上涨,优质类“加豆”运抵销区已接近安徽及河南豆价格,但做出的产品无法与关内豆相比。


天津港已有乌克兰大豆对外销售,港口毛粮分销价接近3900元/吨,经筛选后成本价为4100元/吨,各种费用和经营商利润叠加后,流入市场价格在4400~4500元/吨之间。价格看似??有优势,但豆源蛋白含量不足40%,出浆率较低。销区市场对近期的豆市行情已适应,短期内产区价格回调概率不大。建议销区经营商根据自身情?况循序补库,不宜再度拉动价格大幅上涨。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饲料行业信息网”,来源:豆粕论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果转载文章及图片等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小编进行修正。

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江苏尊龙凯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愿景:成为全球领先的霉菌毒素解决方案专家

地址: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食品园大道2号

Copyright © 江苏尊龙凯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编:211225    电话:025-56211118    传真:025-57251588

后台管理